在好莱坞的华裔演员中,有一位女演员在英、美、中三国的电影和戏剧界都有闯荡。
她 20 多岁在英伦走红,40 岁却突然破产,人生跌至谷底;60 岁才进军好莱坞,凭借一部电影,成为好莱坞亚裔演员的领路人。
她是第一个考进英国皇家戏剧学院的中国学生,第一个登上英国话剧舞台的中国演员,第一个出演 007 系列电影的华裔“邦女郎”,也是第一个获得美国艾美奖终身成就奖的中国演员。
她是周信芳的三女儿,名叫周采芹。
她讲过,“我这辈子干了两件大事”。但这两件事,跟以上任何一个都不一样。
1933 年,“麒麟童”周信芳因演爱国戏被禁,无奈离沪北上,边走边演。到天津时,他妻子在后台装戏箱时生下了第三个女儿。
周信芳很爱读书,但七岁就登台唱戏了,所以没上过学。可能因为这样,他给女儿取名叫周采芹,出自《诗经·鲁颂》的“思乐泮水,薄采其芹”。采芹就是上学的意思。
在父亲的戏班子里,小采芹被画着大花脸的演员抱着跑来跑去,咿呀的唱腔和华美的戏服,是她对这个世界最初的印象。
周采芹出生后,跟随父母辗转多地,坐遍了各种交通工具。两岁时,才回到上海,与父母住在最繁华的法租界。或许是命运使然,漂泊成了她大半辈子都摆脱不掉的命运。
虽然叫“采芹”,但周采芹一开始并不是个爱读书的人,她不喜欢上学,期末考试经常不及格。
周信芳夫妇对子女的教育很重视,周家孩子除了在课堂学习,课后和假期还得接受很多课外辅导,比如古文、法语、英语等。
古文老师李天行,上课就闭眼晃脑袋,背唐诗。周采芹听不懂,老犯困。她勉强记住的几首古诗,主题都一样:还乡。
周信芳的妻子裘丽琳出生豪门,是上海滩的名媛。她强烈反对子女继承父业,最大的心愿就是子女能跟其他富家子弟一样出国留学。
解放后,周采芹读的上海英国公学关门了。母亲为了让她完成留学计划,把她送到香港的乔治五世学校继续学业。
去香港前,周信芳送女儿一本《文天祥》,这是他自己写的爱国剧本,抗战时被日伪政府禁演了。周信芳平时话不多,只是看着女儿,简单又温柔地说:“你要记得,你是中国人。”
按照母亲裘丽琳的想法,周采芹从乔治五世学校毕业后,应该去美国留学,搞学术。然而,周采芹瞒着母亲,自己做了一个决定:去英国,学表演。
1953 年,周采芹去了英国皇家戏剧学院,成了该校第一个中国学生。
学校旁边书店里,她瞅见一本《红楼梦》,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的,程乙本,黄色封面,繁体字。也不知咋的,周采芹没多考虑就买下来了。
在国外,周采芹总想起父亲的叮嘱,她对自己说,得给人留个好印象。
比如说,她买完东西,走了几条街才发现店家多找了钱。于是,她又急忙跑回去,把钱还给店主。她希望店主能因此对下一个中国顾客更好一些。
那时候,好多西方人觉着中国人好欺负,周采芹出门,常碰到些挺势利眼的英国老太太。
她们都用不屑的眼神瞅着这个亚洲面孔。周采芹直接扬起下巴,“回击”她们:“我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,就是要尊老,可你们不配让我尊敬。”
很多年后,老了的周采芹回忆起这段经历,还是会骄傲地说:“让她们以后想欺负中国人,得先好好想想!”
周采芹从英国伦敦皇家戏剧学院毕业后,自荐信发了上百封,却都如石沉大海,仅有的几次演出机会也只是跑龙套。直到 1959 年,她才等来改变命运的角色。
1959 年 11 月,周采芹主演了舞台剧《苏丝黄的世界》,饰演苏丝黄——一位善良的中国妓女。当《苏丝黄的世界》在伦敦威尔士王子剧院首次上演时,观众们欢呼雀跃,甚至感动落泪,为之疯狂。
一夜之间,周采芹成了英国炙手可热的明星。当年的圣诞晚会,旗袍成了伦敦最流行的晚装。英国的女人们纷纷放弃金发,留起了长长的黑直发,还用眼线笔把眼睛画成东方式的杏仁眼,甚至连伦敦的妓女都给自己取名叫“苏丝黄”。
《苏丝黄的世界》整整演了两年,周采芹的名字就在剧院灯箱上闪耀了两年。
1961 年,《苏丝黄的世界》正火,裘丽琳来英国看女儿。周采芹挺高兴,但她老想不明白,每次跟妈妈介绍个外国的东西,妈妈都说:“没中国的好。”
周采芹带妈妈去演出,住在海景饭店,可敞亮了。她推窗一看,大海就在眼前,就问妈妈:“咋样,这儿漂亮不?”
裘丽琳瞅了一眼,便道:“连海景也是中国的棒。”
分别时,在伦敦机场,裘丽琳对周采芹说:“记住,永远别说中国不好。”母亲转身离开,周采芹望着她的背影,身着中式旗袍,梳着中式发髻,渐行渐远。
当时,巨大的名利滚滚而来,挡住了一个海外游子回乡的路。周采芹那时还不知道,越来越远的不仅是母亲,还有遥远的中国。
《苏丝黄的世界》之后,周采芹演了傅满洲系列电影,还出演了电影大师安东尼奥的《春光乍泄》。1967 年,她演了《007 之雷霆谷》,成了首位华裔“邦女郎”。
周采芹忙得像个陀螺,不停地参加各种宴会。英国工党领袖乔纳森追求她,还以和她恋爱为荣。就连伦敦的名媛伊丽莎白,都和她成为挚友。她在伦敦买了一栋大房子,甚至还请拳王阿里到家里做客。
但是啊,在她所有的荣耀背后,她的名字都是“采芹(Tsai Chin)”,没有姓,也没有国籍。
她演的角色,要么是东方娃娃,要么是东方妓女,要不就是娃娃兼妓女。她自己也说:“那时的我就像一件有东方色彩的工艺品,没有了身份,也没有了自尊。”
在一个鸡尾酒会上,一英国女人戏谑地盯着周采芹,忽而很夸张地拍打自己的丈夫,指着周采芹,很夸张地说:“亲爱的,你看,这么可爱的小中国娃娃,我真想把她带回家放在壁炉台上。”
周采芹烦死了,她说:“我觉得自己像瓶蜂蜜,瓶口围着圈绿头苍蝇。”
她不知道自己是谁,为啥会在这儿。热闹都过去了,她就自个拿着酒杯,在客厅坐到天亮。空虚和寂寞一拥而上,她不得不常年靠酒精和药才能睡着。
到了 60 年代末,周采芹不愿再演那些丑化中国人的角色,于是她没戏可拍了。可命运还不放过她,更大的灾难又降临了。
1974 年,英国经济危机爆发,周采芹投资房地产失败,破产了,还离了两次婚,唯一的儿子也被第一任丈夫带回东方,绝望的她走向极端,想结束生命。
幸好,朋友把她及时送到了医院。康复后,周采芹决定离开英国。走的时候,她轻装上阵,却带走了 20 岁买的那本《红楼梦》。
1974 年 7 月 30 号,周采芹去了洛杉矶,在弟弟周英华的餐厅当服务员。可阳光再灿烂,也驱散不走头顶的乌云,她在这收到了父母相继离世的消息。
父母离世后,她与中国再无瓜葛。她把自己锁在公寓里,十七天没见阳光。后来,周采芹从消沉中走出来,去了波士顿。
她买了件旧大衣和靴子,就去坐地铁找零工,没人知道她的过去。
在朋友的帮助下,她加入了剑桥剧社,白天排练,晚上演出。演出结束后,她会蹲在地上,独自把剧场的椅子擦一遍,以此贴补生活费。顺利的话,加上演出收入,一个星期能挣 90 美元。不演戏的时候,她就靠教授戏剧来挣钱。
1978 年,周采芹重返校园,去塔夫茨大学戏剧系攻读硕士学位。这一年,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征程。文艺界也敞开了大门,许多人都在寻觅周采芹,其中包括时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的金山和剧作家曹禺。
1980 年初,周采芹在美国拿到硕士学位。彼时,曹禺前往伦敦的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访问,特意打听周采芹的情况,却没有结果。周采芹这个名字,淡出大众视野。
当年三月,曹禺在英若诚陪同下访美,参加中美戏剧交流活动。期间有一场公开活动,那时周采芹还在纠结要不要面对这个世界,但心里有个声音告诉她:“得去!”
那天活动结束后,曹禺被人群围着。周采芹从人群中挤过去,走向曹禺。她还没开口,就听曹禺激动地说:“哎哟!你是周采芹啊,我认识你爸爸。我有你的唱片,我还去伦敦找过你呢!”
说完,曹禺激动地对旁边的人说:“知道这是谁吗?周采芹!周信芳的闺女!”
过了数月,周采芹接到中国文化部的邀约,让她去中央戏剧学院任教。她在海外生活了三十年,已经对故国的生活有些陌生。周采芹表示:“我有些紧张,但我是中国的女儿,我得回去。”
1990 年 9 月 5 日,周采芹回到中国,成为首位到中戏任教的海外专家。
到了北京机场,周采芹远远看到一个人,举着一个大牌子,上面写着三个字——周采芹。那一刻,周采芹突然热泪盈眶:“中国把我的姓又还给我了。”
中戏执教时,周采芹曾带学生练声,她朗诵了贺知章的《回乡偶书》:“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未改鬓毛衰。”这是她幼时为数不多能记住的唐诗之一。
哎,突然有个学生说:“老师,这诗里写的不就是你嘛!”那一瞬间,周采芹才反应过来:“哎呀妈呀,我真的回中国啦,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喽!”
她离任那天,学生送了她一份礼物,是一首写在卷轴上的唐诗,正是《回乡偶书》。
周采芹说:“我生而为中国人,这是深深烙印在我身上的。”没错,她一生的每一步都与中华文化有关,这包括她的成功和荣耀。
1988 年,周采芹伏案耕耘几年后,完成了自传。她给自传取名《上海的女儿》。这本书在欧洲、美洲、亚洲先后出版,引起巨大反响,当年的“苏丝黄”重回大众视线。
1993 年,谭恩美邀请周采芹去美国演电影《喜福会》,她在里面演了个叫林朵的中国妈妈。这电影可火了,周采芹也因此引起了好莱坞的关注。很多影评人都说,“周采芹应该得奥斯卡提名!”
她今年六十整了。
周采芹在《艺妓回忆录》《神盾特工局》《实习医生格蕾》等经典作品中有出色表现,迎来了事业的第二春。
工作之余,周采芹钻研京剧和麒派艺术。她每天背一首唐诗或宋词来增强记忆力。
2008 年,李少红筹备新版《红楼梦》。因为有 1987 版在前,很多演员都不敢接演。当周采芹接到出演贾母的邀请时,她说:“这邀请我没法拒绝。”
在英美闯荡多年,周采芹首次用母语参演中国作品。她拿出那本跟随她半个多世纪的《红楼梦》,上面勾勾画画,密密麻麻,全是她从 20 多岁起就做的批注。
2012 年,周采芹给周尔鎏写过一封信,周尔鎏在八十年代受金山嘱托在英国找过周采芹。
她在信里写:“我这辈子干了两件大事,一是回国教书,二是演《红楼梦》里的贾母。”
中国戏剧家协会给周采芹办过讲座,她在讲座上是这么说的:
我在西方待了很多年,一直想好好表现我身上的四重身份:中国人、伟大艺术家的女儿、女人和演员,我把中国人和女儿排在前面。
我对民族忠诚,这是父亲教我的;我对父母孝顺,这是孔夫子提倡的。
周采芹的人生,像是文化象征。很多中华儿女在世界各地,默默坚守中国符号。
每到央视春晚,主持人都会说一句:“给全世界的中华儿女拜年啦!”这声“中华儿女”,道出了血浓于水的亲情。
他乡的景色不应抹去故乡的痕迹,“月是故乡明”,这应是永远不变的信念。
完事儿。
【排版 | 毛毛雨】义乌市任朴网络科技工作室